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chuàng)建賬號
登錄暑期剛剛開始,出境游的熱浪撲面而來。然而,當許多人憧憬異國風情時,簽證拒簽卻成為部分旅客的“攔路虎”。網友小張的遭遇頗具代表性:為帶孩子暑期赴日旅游,他早早預訂了機票酒店。出于經濟考慮,他選擇了不可退改的機酒產品。不料日本簽證突遭拒簽,上萬元的預訂費用面臨“打水漂”的風險。
還有一些旅客遭遇了類似情況,隨著出境游高峰臨近,消費者們?yōu)殒i定優(yōu)惠價格,不得不提前數(shù)月預訂機票酒店。然而,當拒簽結果姍姍來遲,那些早已支付的訂單便成為沉重負擔。
這種焦慮常常轉化為對旅行平臺的投訴壓力。多家大型旅行平臺坦言,每逢簽證旺季,客服部門便會接到大量因拒簽而要求退訂或修改酒店訂單的申請。用戶情緒激動,認為平臺應“負責”或“通融”。然而,平臺方也深感無奈:住宿服務是由酒店向消費者提供,故退改規(guī)則往往是由酒店或其代理商制定并提供給平臺,平臺作為中間方,在酒店確認訂單后即交易完成的情況下,既無權強制要求酒店豁免規(guī)則,也并非簽證拒簽責任的承擔方。
那么拒簽后的損失,究竟該由誰負責?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柴安琪律師指出,由于簽證被拒簽而導致無法出行的責任首先需判斷系哪一方主體導致了簽證被拒簽。如系源于申請人自身材料存在瑕疵、提供信息不符或資質不足等因素,且平臺方舉證其不存在過錯的情況下,消費者因簽證被拒簽造成的損失通常只能由其自行承擔。如系源于旅行社或簽證代辦服務機構在提供簽證代辦服務中存在過錯,例如存在遺漏、丟失材料、提供錯誤指導、甚至協(xié)助偽造材料等,導致申請人最終被拒簽進而造成損失的,在此情況下,接受簽證代辦服務的旅行社或代辦服務機構可能存在一定過錯,具體到案件中,需要查看雙方簽署的具體服務協(xié)議中是否對此有約定,同時,各方還應進行舉證,以確定責任方及損失金額。
簽酒聯(lián)動保障的具體要求和流程
這一現(xiàn)實困境引發(fā)了廣泛討論。有網友質疑:“代辦機構難道不該審核材料再提交?”也有聲音反思:“材料都是自己準備的,怪誰?”這些爭議恰恰凸顯了拒簽場景中責任邊界的模糊性。
面對游客“既想省錢提前訂,又怕拒簽全虧光”的痛點,旅游平臺開始尋求解決方案。攜程旅行近日宣布,將于即日起針對平臺上日本、韓國的全部酒店產品推出簽酒聯(lián)動保障,前提為符合條件的用戶通過攜程平臺完成相應國家的簽證辦理服務,按要求完整提交真實材料,并在攜程預訂酒店。若最終被拒簽,憑官方憑證即可申請相關酒店和簽證訂單的全額退款。
攜程旅行相關負責人解釋道:“與消費者熟悉的大部分國內酒店可免費退改不同,日韓酒店的退改政策相對嚴格。而且我們發(fā)現(xiàn),在攜程平臺上預訂日韓簽證的客群中,出境游新客占比高達75%,18-25周歲的年輕客群也占相當比例,這些群體相對更容易遭遇拒簽風險。此次創(chuàng)新服務旨在有效分擔傳統(tǒng)模式下主要由消費者承擔的拒簽風險。”